高山不语,静水流深: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在支撑着什么?

导语

2022年,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应运而生,历经一年疾速演进,已在金融、能源、制造等行业和多家央企集团的百余项重大工程中得以应用。

随着中国电子计算体系重构工作的开展,源启作为对下调用管理泛在软硬件设施和资源,对上支撑各类行业数字化应用、数据产品和人工智能模型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其结构、内涵和实现方法也在快速地研发、实践和迭代:对上,源启数字构建平台、源启数据资产平台、源启行业AI平台日行千里、疾如旋踵;对下,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也在逐电追风、大步流星;向着贯通上下、经济持续稳步迈进。

近期,在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层,负责基础设施管理的云原生基础设施管理平台、一体化监控平台和负责平台服务管理的分布式PaaS平台先后完成升级更新,发布上线,协同实现更卓越的底层算力汇聚和对上层应用的支撑。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我们将分成四期内容向您介绍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并发布源启云原生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源启一体化监控平台、源启分布式PaaS平台等三个产品,与您一起探寻澎湃算力之源。

本篇内容与您探讨: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在支撑着什么?

“技术架构迁移升级的最大障碍,在于架构的稳定性和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也来源于巨大的重复适配和研发成本。帮助行业机构更好地推进新算力、新架构体系的平稳落地,降低运行风险、技术选择风险、供应链风险、工程实施风险和投资风险,是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的核心价值。”

架构升级 迎难而上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数字化需求、提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升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大型数据中心正在向着新型数据中心演进。趋势上,云原生架构、微服务技术广泛被应用,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底层技术架构进入新老交替的阶段:

● 随着新算力体系的崛起,尤其是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硬件和云计算架构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引入和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和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以此为基础构建上层技术平台和应用系统,正式进入双态IT并存阶段;

● 技术栈涉及到应用、分布式组件、微服务组件、中间件、数据库、虚拟机、容器、物理机、裸金属等方方面面。

以金融行业为例,作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最早的践行者,在探索符合行业发展的建设过程中,金融行业逐渐形成了以传统商业计算技术栈为基础的混合技术架构体系,其中既有大中小型机专用机型的一体化环境,也有Wintel、Linux+x86/ARM等混搭物理环境,集中式架构和分布式架构并存,物理机和虚拟化环境、私有云和容器云并存,并且使用了支持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库产品。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多重问题和挑战:

■ 可信、可靠地替代昂贵的传统商业计算底座是否真的可行?

■ 面对众多发展机遇,如何应对未来对算力和容量的更高要求?

■ 底层基础计算设施如何能够更好、更经济地满足金融行业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

■ 在云计算时代,如何在持续可用性上满足更为严苛的用户体验和监管要求?

■ 如何保护已经在基础计算方面花费的巨额投资?

■ 各个基础设施厂商之间的软硬件能否实现接口互通、良好适配?

■ 技术组件能否简单适配和组合,组合后是否稳定流畅,可正面提升上层系统性能和可用性?

■ 如何实现基础计算能力各种异构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 在多层技术栈环境中,如何做到弹性伸缩、快速调用链跟踪和故障恢复?

■ 新架构复杂的技术栈和元件,是否有一套统一、可视、简便的方法来管理?

■ 如何在基础计算元件方面保留独立、灵活的选择能力?

■ 如何在尚未成熟稳定的技术供应环境中升级技术架构并持续发展?

技术架构迁移升级的最大障碍,在于架构的稳定性和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也来源于巨大的重复适配和研发成本。迎难而上,帮助行业机构更好地推进新算力、新架构体系的平稳落地,降低运行风险、技术选择风险、供应链风险、工程实施风险和投资风险,就是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

贯通上下 合纵连横

 “源启” 于2022年正式发布,2023年完成2.0版本迭代,是由多年实践经验凝聚而成的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由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数字构建平台、数据资产平台和行业AI平台四大平台构成,是替代传统架构的技术底座,是助力企业转型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图片

源启把底层的基础计算能力、云、容器、安全、数据库等通过一个提供基础设施运行与支撑功能的平台集聚起来,为上层各种的数字化应用提供统一、简洁的支撑,这就是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

作为构成源启的四大平台之一,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是极为关键的沃土和根基,在体系中起着贯通上下、合纵连横的重要作用。

图片

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中台和组件,垂直适配并优化芯片、存储、网络、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云和中间件等至最优性能,构建面向下一代的云原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实现具备云原生特点的全栈代码定义、全栈开放解耦、全栈状态一致、全栈数据驱动的整体架构,提升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效率,奠定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满足金融等重点行业大容量、高并发、高可用和高安全等关键特性,为上层应用提供完整、可信、可配置能力,构建开放解耦、敏捷高效、自主可控、持续改进的商业计算基础平台。

图片

何谓贯通上下、合纵连横?

首先,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向下封装多样化、差异化的基础设施,打造金融级稳定性和其他关键性能,为行业用户从高成本传统商业计算体系升级到高性能高效能新算力体系提供了架构级的可行性、经设计验证的路线明确性、经实践打磨的可靠性和整体封装后的便利性。

源启提供应用运行支撑的稳定标准,运用容器等混合技术作为资源调度和编排的标准,结合多层次的中间访问层,屏蔽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兼容ARM、x86、RISC等多种路线的计算芯片、硬件加速器、存储、通讯以及多种技术路线的数据库及技术中间件,将应用与底层运行环境解耦,让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架构在源启数字底座上平滑运行,实现从传统架构或离散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到新架构的逐步迁移切换。

其次,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向上支撑多样化的应用类型和工作负载,涵盖多种主流技术框架,建立微服务、数据访问和管理、前端交互、大数据、AI、区块链等应用底层支撑能力。

从访问浏览类的无状态应用、长短流程的管理类应用,到关键交易应用和复杂事务应用,再到数据加工分析类的数据智能应用以及交互智能应用,都可以基于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顺利地自动部署、组装、扩展和管理,帮助金融等关键行业能快速、精准地从海量业务数据和现有系统能力中发掘组合出新的金融科技能力、业务模式和商业发现,以更从容地应对频繁、多变的业务挑战,满足深度数字化转型中最核心的需求。

在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中,有几个方面非常关键:

■ 在底层,通过云原生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来进行基础计算资源的跨云调度和管理,以及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在底层可以整合行业当前传统IaaS、虚拟化、容器以及物理机环境,整合各种计算存储能力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基础计算能力;

■ 与此同时,基础计算能力承载了基础的、内生的数字安全能力,此安全能力基于内置于芯片、内存、操作系统、容器、数据库和源启自身的技术元件中;

■ 在基础计算能力之上,进行对不同类型的交易数据库、数据仓库平台以及其他各类数据存储资源的数据资源管理;

■ 再向上,则是集群计算框架或分布式框架——将数千台服务器、数万虚拟节点和数十万容器聚合在一起,通过两地三中心或者多地多中心的运行方式,为各种应用提供巨大的综合算力;

■ 之后,通过面向行业的公共组件,将大量应用所需的公共能力抽取出来,更加快速地以平台工程的方法来支撑上层应用的建设。

简而言之,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以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云原生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依托,将服务器等硬件资源池化形成共享池,按需提供计算、网络、存储等产品服务的综合性资源的基础设施服务,实现容器化部署基础设施自动化目标。

开放解耦 托底铸基

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适用于多种场景,特别是需要灵活性、可伸缩性、自动化和快速交付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的应用场合。

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可以用于快速创建、部署和测试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对Web应用程序的便捷托管实现快速部署和扩展,天然支持容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广泛支持容器编排工具,拥有自动扩缩容能力以应对具有周期性或不稳定负载的应用程序,泛在适用于大型企业应用以及金融、制造、能源等行业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构建混合云环境,将应用程序和数据部署在私有化环境和行业云之间,以实现最佳性能和成本效益。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作为隐藏在台下的“幕后英雄”,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通过系统工程方法指导从应用到底层技术产品的体系性优化,面向行业需求特性,通过全栈垂直打穿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深度适配和优化,帮助行业用户实现对传统计算技术架构的可靠替代、可持续替代和兼容升级,并达成典型应用场景所需的各项金融级关键性能。

面向金融等行业用户,源启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历经多年发展形成的IT架构方面棘手问题:比如虚拟化+裸金属+物理机杂糅的复杂IT架构问题;架构转型规划时虽看重云架构的先进性,但又囿于现有IT环境的多样化、强耦合而难以入手的问题等等。相比传统容器云厂商,平台可基于中电金信全域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容器+应用”的方式,从应用入手带动容器部署,打破应用入侵性强边界,赋能应用系统快速部署和产品快速创新。

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正在实现全面的云原生转型,能够为业界提供云原生的基础设施管理,实现整体平台管控,并打造成一个自治自愈的平台。

当前,源启基础运行支撑平台的分布式框架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容器化,并将基础设施即代码、智能算力池化、分布式应用观测和故障定位、不同关键行业差异化多地多活架构设计作为重点发展技术,构建更多智慧、可靠的商业计算能力和先进计算能力,支持泛在场景进化,驱动实现数据价值的原生。